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 第362章 编制

第362章 编制

张婷婷反映的情况确实切中了当前运输科最棘手的难题。

运力高度饱和,人员疲于奔命,现在又要临时抽调精干力量去执行紧急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卫国一时也感到有些棘手。

他揉了揉眉心,对张婷婷说:

“行了,婷婷,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我来想办法。”

张婷婷见科长表了态,便点头应了声,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张婷婷前脚刚走,后脚陈大福就抱着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

“科长,您要的增加编制申请报告,初稿我赶出来了,您过过目。”

何卫国点点头,接过那摞还带着钢笔字迹和修改痕迹的稿纸。

眼前春耕支持任务的窘境,恰恰印证了运输科编制紧张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他沉下心,翻开报告,仔细审阅起来上面罗列的各项数据、依据和申请理由。

约莫花了十来分钟,何卫国才逐字逐句地看完。

他放下报告,看向陈大福,手指点着报告上的关键数字问道:

“老陈,这上面写的,新增正式司机12名,学徒工8名,解放牌卡车5辆……这些具体的数目,你是依据什么核算出来的?”

陈大福早有准备,上前一步,指着报告上的数据解释道:

“科长,这是严格按照咱们科目前实际承担的超额30的任务量,再加之部里新要求的‘连续驾驶四小时必须强制休息’的规定,反推计算出来的最低须求。”

“就这,也仅仅是能让咱运输队的运转达到一个勉强平衡的状态,还没把车辆定期保养、大修占用的时间算进去呢。”

他叹了口气,举例说明:

“您是没看见,像王师傅那样的老司机,上个月足足跑了25天长途,回来的时候人都快累脱相了,看着都心疼。”

“还有陈帆那几个新手,现在也被逼着当老手用,单独顶班跑长途,这里面的安全隐患可不小啊!”

“您之前让我往多了报,我是真不敢虚报,这数字看着吓人,一下要扩编20人再加5辆车,我都担心报上去直接给打回来,所以写的都是实打实、抠着手指头算出来的硬须求。”

何卫国听着陈大福的汇报,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说实话,一次性申请增加20个编制和5台卡车,在任何单位都不是个小数目。

但结合他刚才看到的报表和陈大福描述的情况,这又确实是运输科维持基本运转、避免人员过度疲劳和事故发生的最低要求。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对陈大福实事求是、数据扎实的作风表示认同:

“恩,这份报告我看了,数据详实,情况也分析得很透彻,老陈,你费心了。”

随即,他话锋一转,带着点过来人的经验说道:

“不过老陈啊,光有实打实的数据还不够,咱们得学会哭穷。”

陈大福一时没太理解,疑惑道:

“科长,这话怎么说?”

何卫国笑了笑,解释道:

“你是不知道,那会儿我在部队的时候,有时候去上级那里申请弹药补给,我们营长那穷哭得,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这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得让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他拿起报告,指着上面的内容:

“你看,你现在写的这些困难和数据都很不错,是基础。”

“但光写我们自己的困难还不够。你得拔高立意,要强调增加这些编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我们运输科自身的困难,更是为了保障全厂庞大的生产计划不会因为运输环节卡脖子而受影响,更是为了能快速响应象春耕支持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紧急政治任务!”

“你看,咱们这次碰到的春耕任务,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完全可以写进去作为佐证。要让工业部的领导觉得,批了咱们的编制,是为了保障整个工业生产体系顺畅运转,是为咱们四九城的运输系统增加了一层坚实的保障!”

“要让他们觉得,这钱、这编制,花得值!”

何卫国这一番深入浅出的点拨,让陈大福眼前壑然开朗,他立刻拿出随身的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连连点头:

“哎呀!科长,您这一点拨,这报告的分量和立意立刻就不一样了!”

“是是是,您说得对!我光顾着埋头算帐汇报困难了,没想到这一层。”

“还是您站得高、看得远!要是这编制真能按这个思路批下来,咱们运输队可真就是鸟枪换炮了,兄弟们也终于能稍微喘口气了!”

何卫国点了点头,继续补充关键策略:

“对了,老陈,还有一点,编制数量往上报的时候,胆子再大一些。”

“我估摸着这报告递上去,数字肯定要被砍一刀的。”

“咱们现在实际需要20人,那就得按30人甚至更多的标准去报!”

“得预留出足够让上面砍价的空间。”

“不然,你报20,他砍掉5个,最后可能只批15,那咱们还是紧巴巴。”

“所以,往上报的时候多报一点,最后实际能落到我们手里的,才有可能接近我们的真实须求。”

陈大福这下是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佩服地点头:

“恩!科长,我明白了!”

“您稍等,我这就按您的意思去修改,尽快把改好的报告给您送过来!”

何卫国应道:“好,抓紧时间。”

陈大福风风火火地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剩下何卫国一人。

他用钢笔帽轻轻敲着桌面,眉头再次锁紧,思考着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春耕支持任务到底该怎么解决?

厂里的司机确实都排满了,生产任务报表上的数字做不得假,老师们傅都是连轴转,实在抽不出多馀的人手。

而放眼整个四九城的兄弟单位,像食品厂、肉联厂、酱油厂这类厂子,运输队规模小,也就三五辆车、七八个人,根本凑不齐支持所需的数量。

唯独他们轧钢厂的运输队规模最大,名义上有六七十号司机,可架不住任务更重,分摊下来依然是捉襟见肘。

思来想去,何卫国发现,眼前似乎只剩下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自己亲自带队上阵。

由他这个科长亲自带队,再配上几个技术过关但经验尚浅的新手司机,组成一个临时小队去执行这次任务。

新手司机主要负责正常路段驾驶,万一在路上车辆出现故障,还有他这个技术全面的科长可以顶上去处理。

虽然这不是最优解,但却是目前唯一能确保完成这项紧急政治任务的选择了。

没过多久,陈大福再次推门进来,将修改好的报告递给何卫国:

“科长,按您的意思改好了,您再看看。”

何卫国展开仔细审阅,陈大福果然悟性很高,不仅按照他的思路拔高了立意的层次,将保障全厂生产和响应紧急任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申请编制的数字也做了大胆且合理的上调,数据和理由依旧扎实。

他满意地点点头,拿起笔在报告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意见。

“行了,老陈,报告这就定了。我这就去找李厂长汇报。”

何卫国站起身,一边整理衣服一边交代:

“科里这边你先稳住。另外,春耕支持任务的通知已经下来了,你立刻去下面给我筛选四个新手司机,前提是驾驶技术必须过硬,安全意识要强!”

“这是硬杠子,修车技术差点还能想办法弥补,开车技术不过关绝对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