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於莉端著一盘刚炒好的生米,敲响了李大海的门。
“李科长,还没睡吧?”
“我爸让我给您送点下酒菜过来。”
她找了个由头。
李大海打开门,看著她。
“进来吧。”
於莉走进屋,把生米放在桌子上。
她看了一眼桌上那本摊开的,画满了各种符號的图纸。
“李科长,您真是太厉害了。”
她由衷地讚嘆道。
“不光在厂里是技术专家,连院里的事,都能摆得这么平。”
“三大爷那样的老狐狸,都被您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呵呵,我就是隨便说说。”李大海笑了笑。
“主要还是三大爷自己想通了。”
於莉看著他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更是佩服。
这个男人,明明把所有人都玩弄於股掌之间。
却还能装得这么人畜无害。
实在是太可怕了,也太有魅力了。
“李科长。”於莉咬了咬嘴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我我能问您个事吗?”
“说吧。”
“您您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她抬起头,那双漂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李大海。
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逗。
李大海看著她,心里暗笑。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觉得,今天下午来的那个冉老师,怎么样?”
於莉一愣,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个。
她的心里,瞬间就涌上了一股莫名的酸意。
“冉老师挺好的。”
她有点言不由衷地说道。
“人长得漂亮,又有文化,跟您挺配的。”
“是吗?”李大海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可我怎么觉得,她虽然有文化,但还是太单纯了点。”
“像一朵温室里的,经不起什么风雨。”
“不像你。”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著於莉。
“你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
“虽然扎手,但却更真实,也更有味道。”
李大海的话,像一道电流,瞬间就击中了於莉的心。
她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心也“怦怦”地狂跳起来。
他这是在夸我吗?
还是在暗示我什么?
於莉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团浆糊。
她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只能像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仓皇地站起身。
“李科长,不不早了,我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就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李大海看著她那落荒而逃的背影。
脸上的笑容,愈发地玩味。
於莉,冉秋叶。
一朵带刺的玫瑰,一朵温室里的百合。
还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很期待,当这两朵,为了爭夺他这个园丁,而爭奇斗艳的时候。
那场面,该有多精彩啊。
阎埠贵当上管事大爷之后,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也为了在李大海面前好好表现。
他一改往日那抠抠搜搜的作风,还真是下了血本。
不光把贾家那屋子修得焕然一新,还自掏腰包,买了两套桌椅,一副象棋,一副扑克。
把那屋子,真就弄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邻里活动室。
院里的老少爷们儿,一有空就往那儿凑。
下棋的,打牌的,聊天的,好不热闹。
整个四合院,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景象。
阎埠贵的威信,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他走在院里,腰杆都比以前直了。
当然,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谁给的。
所以,他对李大海,是愈发地恭敬和顺从。
每天早晚请安,匯报工作,简直比对自己的亲爹还要孝顺。
李大海对此,也乐得清閒。
有一个这么听话的走狗在前面顶著,替自己处理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他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轧钢厂的煤气罐项目,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
已经彻底地走上了正轨。
生產线一扩再扩,工人们三班倒,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但生產出来的煤气罐,依旧是供不应求。
不光是国內的订单,雪片一样地飞来。
国外的订单,更是堆积如山。
尤其是那些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对这种安全又便捷的新產品,简直是爱不释手。
拿著外匯,排著队地来抢购。
轧钢厂,也因此一跃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创匯大户。
杨厂长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带风。
他看李大海,更是越看越顺眼,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不,比亲儿子还亲。
这天,杨厂长又把李大海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大海啊,你快看看这个!”
杨厂长激动地把一份报纸,推到了李大海的面前。
头版头条,用加粗的大黑体字,写著一个醒目的標题。
“青年英雄李大海,自主创新谱华章,小小煤气罐,创匯千万家!”
下面,还配了一张李大海在车间指导工作的侧面照片。
照片上的他,穿著一身乾净的工装,神情专注,英气逼人。
“大海,你现在可是全国的名人了!”
杨厂长拍著他的肩膀,激动地说道。
“上面已经决定了,要给你记个人一等功!”
“还要把你树立成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在全国范围內,搞巡迴报告!”
李大海看著报纸上的那篇文章。
心里,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波澜。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名声,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工具。
一个可以让他获得更多资源,实现更大目標的工具。
“厂长,这都是您领导有方,和全厂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谦虚地说道。
“我个人,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哎,你这个小子,就是太谦虚了。”
杨厂长笑呵呵地说道,“功是功,过是过,这都得分清楚。”
“对了,上面还给了咱们厂一个特殊的奖励。”
“五个招工指標!”
“而且,是正式工的指標!”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厂多少年都没有过这种好事了!”
杨厂长的脸上,洋溢著兴奋的红光。
这个年代,一个正式工的指標,那简直比金子还珍贵。
是足以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东西。
“厂长,您的意思是?”李大海问道。
“我的意思是。”杨厂长看著他,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这五个指標,怎么分配,你来定!”
“就当是,厂里给你的,一点小小的奖励。”
杨厂长这是在投桃报李,也是在进一步地拉拢李大海。
他把这个天大的人情,送给了李大海。
李大海的心里,瞬间就有了数。
这五个指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五个无往不利的杀手鐧。
用好了,足以让他在这个院里,甚至是这个厂里,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恩惠网络。
他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於莉。
那个聪明而又现实的女人。
他知道,於莉最大的心病,就是她那个不爭气的弟弟。
一直没个正经工作,在乡下晃荡。
如果自己能帮她把弟弟安排进厂里,当上正式工。
那她,会用什么来回报自己呢?
李大海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