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734章 周而不比

第1734章 周而不比

希斯罗机场高大的玻璃幕墙外,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光线被过滤得有些惨淡。

电子显示屏上,从沪海浦东飞来的vs251航班状态刚刚跳转为“已降落”。

人流尚未涌出,只有零星的接机者和机场工作人员来往,广播里交替用英语和某种口音奇怪中文播报着信息。

李乐穿着件半旧的连帽衫和牛仔裤,双手插兜,整个人透着一股与机场喧嚣格格不入的沉静,看着行李转盘方向涌动的人潮。

罗婵今天穿了件素雅的米白色风衣,脸上略施淡妆,却掩不住眼底的一丝倦意和紧张。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风衣的腰带,目光在显示屏和抵达信道口之间游移。

“李乐,”她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显得有些轻,“等会儿见了司汤达爸妈咱们该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李乐侧头看了眼罗婵,带着点提醒,“尽量捡好听的、宽心的话说呗。就说人现在没事,使馆和学联都在积极帮忙,已经请了律师,正在走程序。告诉他们腐国法律程序慢,急不来,让他们先安顿好,保重身体。”

“其他的,具体的案情,警方的指控,还有学校那边可能比较麻烦的地方,有使馆那边和律师去沟通。咱们不清楚细节,也别多嘴,言多必失。”

罗婵点了点头,沉默了几秒,又忍不住低声说:“昨天韩远征把司汤达爸妈的基本情况发过来了。之前他说他爸说是外企高管,其实,就是国内一家美资化工企业在华分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她妈就是医院行政,不是什么临床医生。”

“那他在这边,住的单人公寓,买的那些名牌,租的宝马,还有跟我们出去他那点家底,怎么经得起这么折腾?这家里,岂不是”

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李乐眼神转向抵达信道那扇尚未开启的自动门,仿佛能穿通过去,看到那个此刻不知在哪个拘留所里,或许正悔恨交加,或许依旧茫然无措的年轻人。

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这人啊,不就是这样。”

声音不高,带着点看透世情的疏离和洞悉,“人是啥?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这年头,跨了个大洋,谁还不是可着劲儿把最好的一面,或者说,自己想象中该有的那一面,给人看?”

他微微后靠,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说白了,乍一到这花花世界,见到身边人过的日子,接触到以前只在杂志电视上见过的活法,几个人能立马找准自己的位置?”

“虚荣心这东西,像弹簧,压得越狠,弹起来越邪乎。谁都经历过觉得一身行头、一个logo就能定义自个儿是谁的阶段。”

“只不过区别在于,”李乐见罗婵听得专注,便继续道,“有人随着阅历增长,慢慢看清了那不过是层皮,是场秀,醒得早,知道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该往哪儿使劲,脚踏实地,算是逃出生天,开始谨言慎行,量入为出。”

“有人呢,则深陷其中,被那种虚幻的认同感绑架,把排场当成了底气,把包装当成了内核,在里头越陷越深,再也分不清哪是戏台,哪是生活了。拆东墙补西墙,”

“司汤达,不过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罢了。”

罗婵若有所思地看着李乐侧脸,忽然抬眼看向李乐,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怎么?”

“我发现你看这些事儿,你自己倒是一直挺低调的,也不怎么混圈子。”

“还以为你得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到是想说,你刚才那话,象一个经历过山海的中年大叔。”

“呵呵,你看出来了?”

“啊?”

“其实我活了两个人的日子。”

“嘁,瞎扯。”

“不信拉倒,”李乐笑了一声,又道,“不过,你说的混圈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看到罗婵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解释道,“意思大概是,真正靠谱的人搞团结但不搞小团伙,以私利而非公义的勾结做不到真正的团结。”

“绕口。”

“是吧?”李乐把手从兜里掏出来,对着东边一拱,说,“我奶说的更直白,人可以拉团队,但不能扯小圈子,可以交朋友,但不要上下不通,上谄下傲、攀附巴结那一套,把自己活舒坦了,比啥都强。”

这话说得随意,却象颗小石子,在罗婵心里投下了一圈涟漪。她沉默下来,咀嚼着这番话里的意味,过了几秒,才说道,“你奶奶的”

“诶诶,别骂人啊。”

“我是说,你奶奶,挺厉害的。”

“那是,她老人家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老太太,嗯,之一。”李乐又抬手,面朝东,拱了拱。

就在这时,抵达信道的自动门“哗啦”一声滑开,等侯的人群出现了一阵骚动。

第一批推着行李车的旅客疲惫地走了出来,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麻木与抵达的释然。

李乐和罗婵的目光在涌出的人流中搜寻。很快,就看到了目标,一对看起来和司汤达都有几分相象的,五十岁出头的中年夫妇,应该就是司汤达的爸妈,司奇峰和汤锦屏。

司奇峰穿着一身看起来质地尚可的藏青色西装,没打领带,头发梳得整齐,却掩不住鬓角的白茬和眉宇间深刻的忧虑,推着堆着两个大箱子的行李车,步伐沉缓。

汤锦屏穿着素色衬衫和深色长裤,面容和善,但此刻眼圈泛红,神情满是惶然和无助,紧紧挨着男人,手里攥着一个手提包,眼神慌乱地在接机的人群中扫视。

李乐和罗婵赶紧迎了上去。

“是司叔叔,汤阿姨吗?”罗婵赶紧挥手示意。

“你们是?”司汤达他爸忙问道。

“我们是司汤达的同学,学联,韩远征,记得不?来之前联系您二位的?”

“记得,记得,上飞机前就是和韩同学打过电话的。”汤锦屏看到两人,似乎瞬间找到了主心骨,一开口,是带着浓重浙省口音的普通话。

“他让我们来接您二位的。我叫李乐,这位是罗婵。”李乐上前一步,语气尽量放得沉稳温和,自我介绍着。

罗婵立刻挽住汤锦屏的骼膊,脸上挤出尽可能温暖的笑容,“阿姨,一路辛苦了。我们先送你们去酒店安顿下来。”

“哎呀,麻烦你们了,这么远还专门跑来接我们”汤锦屏声音带着哽咽和颤斗,眼神里全是焦急的询问,一把抓住罗婵的手,“那罗,同学,汤达我们家汤达他到底怎么样了?警察为什么抓他?他是不是被人骗了?”

司奇峰则比较克制,跟李乐用力握了握手,“辛苦了,李同学。情况,现在怎么样了?”他眉头再一次紧锁,额上的川字纹深得象刀刻一样。

李乐和罗婵对视一眼,

“叔叔,阿姨,咱们先上车,路上说。”李乐接过司奇峰手里的推车,沉声道,“使馆教育处的老师和学联的同学都在尽力帮忙,也联系了律师。具体情况,等安顿下来,他们会详细跟您二位说。”

“现在最重要的是您两位保重身体,别太担心,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话说得稳妥,既表达了关心,又没越界承诺什么,巧妙地将具体细节推给了官方渠道。司奇峰闻言,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罗婵则柔声安抚道,“阿姨,您先别急,司汤达人没事,就是配合调查。”

“学联和使馆都很重视,律师也是专业的。这边法律程序虽然慢,但会按规矩来。司汤达只是去协助说明情况,问题讲清楚就好了,等下到了酒店,安顿好,我们就带您二位过去使馆了解详细情况。”

李乐推着行李车,“是,叔叔阿姨放心,”

他们一边说着宽慰的话,一边引着司家父母往外走。

司奇峰大部分时间沉默着,只是偶尔点点头,眉头紧锁,象是在极力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这陌生国度的环境。汤锦屏则紧紧靠着罗婵,絮絮叨叨地说着司汤达小时候多么听话、学习多么用功,怎么到了国外就……话语里充满了不解和心痛。

去往停车场的路上,李乐和罗婵默契地配合着,一个主要负责搬运行李、展现可靠,一个主要负责软语安慰,传递温暖。

两人刻意避开了任何关于案件细节、学校处理、以及司汤达平日消费的话题,只把重点放在人安全、有援助、有希望上。

将行李放进李乐那辆银色卡罗拉的后备箱,安排司家父母坐进后座。车子驶出机场,导入通往市区的4高速公路。窗外,伦敦郊区的景象掠过,灰蒙蒙的天空下,是整齐却略显单调的住宅区和工业园。

车内,汤锦屏或许是累了,或许是稍微安心了些,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但眼角还带着泪痕。

司奇峰则一直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沉默得象一块石头,只有紧握的拳头暴露着他内心的焦灼。

李乐专注地开着车,罗婵坐在副驾驶,偶尔通过后视镜看一眼后座的情况,车厢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寂静,只有引擎平稳的轰鸣和窗外模糊的风噪。

抵达学联提前预订的位于罗素广场附近的一家三星级酒店。李乐和罗婵帮忙办理了入住,将行李送到房间。

房间不算宽敞,但胜在干净整洁。安顿好之后,看看时间,便说带他们去使馆教育处和律师约定的地点。

司奇峰和汤锦屏自然没有异议,他们此刻如同漂浮在陌生海洋上的孤舟,只能紧紧抓住眼前这唯一的指引。

一行人再次上车,驶向位于波特兰坊的使馆。

伦敦市区的交通一如既往的拥堵,红色的巴士、黑色的的士、各式各样的车辆挤在一起,缓慢蠕动。

司奇峰看着窗外那些古老的建筑、熙攘的人群、陌生的文本招牌,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汤锦屏则又开始不安起来,反复问着还有多远、律师会不会说中文、见到司汤达达能不能说上话

李乐和罗婵尽量耐心地解答着,重复着那些安抚性的话语,尽管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前方等待这对父母的,很可能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法律与心理的煎熬。

车子到了波士顿街,转了一圈儿,在使馆附近找到停车位。

落车时,李乐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司家父母,又看了看同样一脸担心的罗婵,低声说了句,“走吧,到里面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