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听阎埠贵提起傻柱把老丈人接来城里过年的事,心里确实掠过一丝意外,但他很快就把这点情绪压了下去。
说到底,他自个儿心里也明白,他没资格对孩子们的生活指手画脚。
这些年,几个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他没能帮上什么忙,如今孩子们日子过起来了,还能容他回这个家,他已经很知足了。
这时,阎埠贵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何大清脚边那几个鼓鼓囊囊的行李包上:
“哟,老何,我看你这大包小包的,可没少往回捎东西呀!”
“今年保定那边的年货供应怎么样?”
“我可听说了,这年关跟前,好多东西都不好搞,尤其是肉啊,精白面这些,抢手得很!”
“没点门路关系,还真弄不到好的。”
何大清闻言,叹了口气,顺着话茬说:
“唉,宝城那边也一样,都不宽裕。”
“这些东西啊,也都是我提前个把月就开始陆陆续续准备的,要是真赶到年根底下再张罗,黄花菜都凉了!”
“你说我这平时回来的次数也少,这好不容易回来过个年,总不能空着手吧?”
“怎么也得带点东西回来,给孩子们添补添补。”
“行了,老阎,你先忙着,我不跟你多聊了,得赶紧回去看看孩子们。”
阎埠贵连连点头:“行行行,你快回去吧,孩子们肯定都盼着呢!”
何大清提着沉甸甸的行李,迈步走进了中院。
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水池边清洗抹布的何卫国,以及在旁边埋头搓洗衣物的王翠兰。
看到何卫国,何大清心里本能地还是有些发怵,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挤出笑容:
“卫国,翠兰,爹……爹回来了。”
何卫国抬起头,脸上的表情谈不上热情,但也看不出怨恨,他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恩。”
在何卫国看来,何大清回来过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如今除了他们三兄妹,后院的一大妈跟何大清的关系也是院里公开的秘密,再加之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方雨梁也住在一大妈那儿。
上次一起吃饭,算是把一些事摊开说了,估计这个年,两家人少不了要在一起吃几顿团圆饭。
相比何卫国的平淡,王翠兰作为儿媳妇,礼数上要周全得多。
她停下手里的活儿,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招呼:
“爹回来了?这一路辛苦了吧?您这拿这么多东西,需不需要搭把手?”
何大清连忙摆手:
“不用不用,翠兰你忙你的,这点东西我还拎得动。就是带了点过年用的东西回来。”
王翠兰点了点头。
何大清看着自己手里这几个大包,心里忽然有些忐忑,他担心大儿子误会这些东西都是给后院一大妈他们带的,于是赶忙找补似的对何卫国说:
“啊,对了,卫国,这些东西我先拎屋里去,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给你们带的。”
何卫国依旧是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何大清便提着东西,略显吃力地进了正房。
何卫国也涮好了抹布,跟着走进屋,继续擦拭家具。
何大清把行李放在墙角,搓了搓手,很想跟大儿子多说几句话,打破这有点尴尬的沉默。
他环顾了一下被打扫得窗明几净的屋子,没话找话地夸赞道:
“哟,卫国,你这打扫屋子呢?嘿,你看这门窗擦得,锃亮!真干净!”
随即,他象是想起什么,赶紧蹲下身,打开其中一个包裹,从里面拿出两条大前门香烟和两瓶汾酒递向何卫国,语气带着点讨好:
“卫国,这个……是爹给你带的。”
“听说……听说你现在都是干部了,当上科长了。”
“上班肯定累心费神,这烟和酒你拿着,平时解解乏。”
何卫国看着递到面前的东西,既没有推辞,也没有表现出多高兴,只是很自然地接了过来,放在旁边的桌上,语气平淡地说了句:
“谢谢。”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却让何大清脸上瞬间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虽然何卫国还是没有开口叫他一声“爹”,但他肯收下东西,没有当场给他难堪,这已经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家里这几个孩子,雨水年纪小还好,傻柱脾气直但心软,他最担心的就是眼前这个心思深、主意正的老大。
只要老大这里能过得去,其他都好说。
所以他也不敢强求太多,眼下这样,已经比他预想的要好多了。
这时,王翠兰也洗完东西走了进来。
何大清赶紧又从另一个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意:
“翠兰啊,这个是保定那边有名的点心,你尝尝。”
“平时在家干活累了,或者饿了,就能垫吧一口,专门给你买的。”
王翠兰很是意外,随即脸上绽开欣喜的笑容,双手接过点心,连声道谢:
“谢谢爹!谢谢爹!”
这一声“爹”叫得何大清心里格外舒坦受用,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他兴致更高了,又从那仿佛百宝箱似的包裹里往外掏东西:
“哦,这个是给柱子的,给他买了一套好的厨刀,他肯定喜欢!还有,给他也带了一条烟。”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包袱,抖开里面是颜色鲜亮的新衣服,
“这是给雨水那丫头的,买了两套新衣服,这花色和模样,估计她穿着能喜欢。”
把这些东西都一一拿出来摆好之后,何大清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带着点尴尬和小心翼翼的神情看向何卫国,嘴唇嗫嚅了几下,象是在斟酌措辞,又象是底气不足:
“那个……卫国,你看……我这不回来了嘛。”
“雨梁那孩子……现在跟着你一大妈,是吧?那日子……估计也不宽裕。”
“前些年呢,是爹混帐,没尽到责任……这……我也给他们……稍微带了点东西。”
说完这番话,何大清心里直打鼓,他是真怕大儿子误会,觉得自己心里只惦记着后面那娘俩。
何卫国看着他这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他皱了皱眉,开口道:
“你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我看着象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
“你现在跟一大妈的事儿,院里谁不知道?”
“再说方雨梁那孩子,前些年你在外面,确实没管过人家,让孩子吃了不少苦,这本来就是你该负的责任,我也没说过什么。”
“你要过去看看,就赶紧去吧,别在这儿磨蹭了。”
听到大儿子这番话,虽然没有热乎气,但话里的意思却是默许和通情达理的,何大清心里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连声道:
“行行行!卫国,那……那爹先去后院那边看一眼,安顿一下,马上就回来!”
“今儿中午这顿饭我来做!翠兰,你歇着!”
王翠兰闻言赶紧开口:
“爹,这哪成啊?您这刚回来,一路辛苦,还是歇着吧,饭我来做就行。”
何大清却坚持道:
“不行不行!翠兰,你就别跟我争了,待会你要实在想帮忙,就给爹打个下手。”
“今儿中午这饭,必须我来做!”
这时,旁边的何卫国也发了话:
“翠兰,既然他都这么说了,你就听他的吧。”
王翠兰见自家大哥都开了口,便顺从地点了点头:
“哎,行,那就辛苦爹了。”
何大清心情大好,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轻松笑容:
“不辛苦,不辛苦!那卫国,翠兰,你们先歇着,我快去快回!”
说完,他便提起剩下的几个包裹,脚步轻快地朝着后院走去。
刚走到后院,就碰见了二大妈。
二大妈看着他手里依旧不少的东西,脸上露出惊叹的神色,半是羡慕半是打趣地说:
“嗬!老何,你这大包小包的,可真没少置办啊!”
“怎么着,是把保定那边的百货公司都给搬过来了吧?可真够惦记的啊!”
这话里带着明显的酸意,但何大清此刻心情好,也没往心里去,只是呵呵一笑:
“嘿,瞧您这话说的,这不都到年底了嘛!”
“一年到头,不就盼着这几天能高高兴兴的?”
“买点东西,那不正常的嘛!”
说完,也不再停留,提着东西径直朝一大妈那屋走去。